激战5天1个营全军覆没,这场战斗震惊了缅军总司令,也向世界展示了果敢同盟军的强大战力。
1995年,杨家兄弟叛乱的时候,缅军趁乱占领了果敢地区的拱掌防区,并在此后不断加固阵地。缅军在拱掌筑垒地域,建立了火力点、地下掩体等复杂防御工事,创造了一个据称至少能坚守半年的防线。然而,就是这样一处重要据点,在果敢同盟军的进攻下,却仅仅只用五天时间便土崩瓦解。
战斗前夕,缅军第125营驻扎于此,该营化整为零,形成了支撑点式环形据点,每个阵地的火力都被精心标定和规划,环环相扣,形成了一个表面上难以突破的防御系统。地堡结构坚固,射孔巧妙伪装,且相互之间通过战壕连接,一旦遭到进攻可以迅速进行支援。
然而,果敢同盟军并未因此停步。
尽管在兵力、重火力方面均不占优势,但他们采取了灵活的战术,先切断缅军的后路,随后摧毁其后勤站和指挥中枢,以牵制手法分割敌军,逐一击破。特别之处在于,他们还出动了经过特别训练的特种部队,这些部队配备现代化的装备,例如战术头盔、大口径狙击步枪和夜视系统。
经过连日连夜的激战,果敢特种兵的出色表现加上整体战术的正确执行,使得缅军第125营最终陷入绝境。在实力的差距、补给的断绝和通讯的孤立下,这支曾自信可以抗衡半年的缅军部队最终选择了投降。
从缅方公布的消息显示,此次战斗对缅军的打击巨大。大量士兵被俘,据点被攻克。
冲突开始一个多月以来,缅军已经损失约6000人,数位高级将领战死,多个营级单位被全歼。其重武器损失惨重,光122毫米和155毫米榴弹炮就损失了一个营的数量,轻武器损失也数不胜数。
而它接下来面对的局势更加严峻,随着边贸口岸和数个城镇被失守,边境口岸多数落入地方武装手中,缅甸多地常规巡逻都变得危机四伏。在克伦尼邦、钦邦、孟邦等地,缅军部队经常遭到各地武装力量的有组织伏击,造成了沉重伤亡。
这些频繁的小规模战斗,虽然每次交火看似不大,但积累起来却对缅军构成了巨大的消耗。尤其是在缅军总兵力中,真正的机动作战部队所占比例不足,对于范围广泛,手段多样的地方武装来说,显得捉襟见肘。
缅甸军政府的高层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。无论是士气低迷的军队,还是不断变化的战局,都需要他们提出有效策略来应对。然而,目前为止,显然缅军尚未找到扭转乾坤的手段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武装组织逐渐扩大控制范围,而自身则被迫渐渐退守到孤立的城市。
此次“拱掌之战”的结果展示了地方武装的勇猛和智谋,也暴露了缅军在战术应对和战略布局上的严重缺陷。缅甸北部的冲突远未结束,但这场战斗无疑加深了缅甸军政府的危机,同时证明了地方武装力量正在不断成长,成为推动缅甸未来走向的重要力量之一。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